旗下七大国民品牌,这家隐形巨头做对了什么

旗下七大国民品牌,这家隐形巨头做对了什么-创新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隆汇APP(ID:hkguruclub),作者:贝隆行业研究,原文标题:《从达利食品,探究中国品牌成长的力量》,头图:达利食品集团创始人许世辉。

大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大国品牌的崛起,少数优秀品牌占据多数市场份额是在诸多行业中适用的铁律,苹果、雀巢、路易威登等国际品牌更是成为了其背后国家的符号象征。

在全球经济聚焦品牌竞争的背景下,“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样的顶层设计研判是符合我国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前进方向。

每年的5月10日作为“中国品牌日”,正是我们聚焦中国民族品牌的重要时刻,也是梳理各行各业翘楚成长历程的时间窗口。

达利食品,作为我国休闲食品产业领军者,见证了该产业的民族品牌从弱到强的历史进程。在近日,由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中,达利食品凭借在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创新能力与成果、市场领导力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位列“食品加工制造业”第一名。

通过这样一个观察样本,我们可以看看一个优秀的民族品牌应该具备哪些特质,从而来探寻中国食饮品牌的成长力量。

打好品质“地基”

谈品牌,绕不过产品,每一个领先的品牌背后都有一个或多个好产品支撑,达利食品也不例外。而且,在笔者看来,达利食品的产品战略有其独到的经营哲学:以不变应万变,用万变固不变。

达利始终将品质摆在较高的战略位置,锚定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持续提升产品力及品牌力。

达利几十年来一直坚守“用心创品质”的企业理念。

从实际布局来看,达利打造出从源头到消费者,覆盖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品质安全体系,做到保证各个环节的安全可控。

达利以近乎苛刻的标准选择原材料。以豆本豆为例,豆本豆严格遵循“非转基因”标准,同时追求高蛋白质标准,为此研发人员走遍全球各地,经过数轮品种选拔才找到合适的原材料。

而且,豆本豆专属大豆农场采用轮休制,每两年才播种一次大豆;其中有机大豆专属农场地块均必须专门进行有机认证,只为保障原材料品质。

与此同时,达利建立了高水准的检测中心,为产品品质护航。据了解,达利食品检测中心的相关实验室已经获得CNAS认证,检测技术达到了国际化先进水平。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一直是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执行力的重要方式。据悉,达利食品早已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BRC全球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相关体系认证,并建立了可追溯体系,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管理。

全方位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成就了达利产品的高品质,也在时间的沉淀中不断转化为消费者对达利的品牌认知、品牌联想。

抬升视角来看,大众始终追求美好生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追求在消费上体现的更为明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品质、口碑买单,这也为一些把品质做到极致的优秀企业,带来成长动力。全民健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为品质食品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同样的逻辑,只要大众追求美好生活,消费升级趋势不改,品质消费红利未来大概率将保持增势。那么,达利所具有的品质优势也将更为凸显,不断转化为产品力、品牌力。

有壁垒的持续创新

变化的是,达利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以提升品质的“标准”,而且不乏有壁垒的创新。

一方面,达利通过趋势洞察,不断优化产品组合,包括研发高价值的新品,响应健康、绿色等多元消费需求,从品类和价格带两个方向拓宽,触达更广泛的消费人群。

例如,2022年,好吃点品牌布局苏打、曲奇、威化等高价值赛道;和其正创新推出新派凉茶“萂茶”,实现对无糖纯茶、低糖果茶领域的布局;豆本豆也上市了全系列有机豆奶。

另一方面,达利的产品创新不局限在新口味、新包装等,常常以技术为抓手,既大大提升品质“标准”,又提升了“复刻”难度。这对食品饮料企业而言,显然是非常强势的能力。

例如,豆本豆在植物蛋白领域攻关无添加技术,通过“石磨破壁、原浆提纯、分子乳化、无菌锁真”四大核心工艺,让优质原材料发挥更好的效用,制造出既符合健康消费理念又具备更高科技含量的豆奶。

软硬结合提升市场份额

得益于对品质的坚守和创新的持续追求,达利在食品饮料这个核心战场上不急不躁,保持着稳定的发展节奏,每隔一段时间便能在新的细分赛道中推出力作,逐渐成为细分赛道的头部。

2002年,“达利园”糕点问世,作为第一款爆品不负众望,长期占据市场份额第一;

2003年,“可比克”薯片以黑马之姿跻身薯片市场,在国产薯类膨化品牌中市场份额领先;

2007年,“和其正”跻身凉茶市场前三名,有稳定的粉丝群体;

2013年,“乐虎”成为功能饮料市场前三;

2017年,“豆本豆”横空出世,如今更是稳坐国内豆奶市场头把交椅;

可以看到,每次进入一个新的细分赛道,达利都会培育新的品牌,把品牌与品类紧紧挂钩,提高在后期与消费者沟通中的传播效率,同时也证明了其自身强大的品牌孵化能力。

经过近30年的时间,达利已经成功打造了7个销售额超10亿元的国民品牌,能够在各个国内细分市场与相应的国际巨头直接竞争。

当前,渠道依然是品牌触达消费者、参与行业竞争中的最重要壁垒之一,作为一家拥有30多年发展史的龙头,达利食品的渠道布局依然是硬核优势。

一方面,达利在学校、车站、运动场馆、娱乐场所、办公场所、新兴场所重要消费场景深耕,建立了超过300万的终端网点。在当下互联网流量成本日益走高的背景下,广泛分布的线下网点价值日益珍贵,保障了达利最大程度持续触达新消费者的能力。

另一方面,达利与全国6000余家经销商建立了利益共同体,有利于达利在完成对高线城市的全面覆盖后,向下沉市场寻求新增长点。如果关注达利近年来的动作不难发现,激发经销商的活力已经成为达利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渠道上的改革正在为后续3-5年、甚至更长久的稳定发展奠定更深厚的基础。

由此观之,品质、创新、营销、渠道等全方位优势的提升,才是达利能够在品牌层面成为食品饮料领域的“少数派”的关键所在。

实业向善,肩负产业与社会责任

以上更多是从业务发展视角本身来看待企业品牌成长路径,但在ESG浪潮兴起的背景下,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从而生成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亦是品牌形象塑造所不容忽视的关键。中国品牌的未来,不仅仅需要具有广度和深度,更是要有厚度。

作为一家头部的食品饮料集团,其日常生产经营必然会为广泛的上游产业链主体带来丰富的增长机会。

例如,达利食品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带动了甘肃、陕西、宁夏、内蒙以及新疆等地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据悉,仅在武威及周边地区,公司就与农户、专业合作社等签订了马铃薯种植4000亩。

此外,在慈善公益领域,多年来,达利食品在普惠教育、爱心敬老、抗震救灾等领域均有着亮眼表现。

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基础,大国竞争最终体现在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上,达利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正是着眼于未来的前瞻性体现。达利食品先后成立了两个慈善基金、四个教育基金。截至2021年8月,亮亮教育基金会连续12年发放奖教、奖学、助学金,累计金额近亿元,惠及师生23000人次。

与教育同等重要的是敬老养老,这不仅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更牵涉到几千年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民族情感。截至2022年,达利食品的爱心敬老金已连续发放14年,累计金额超过1亿元,惠及当地老年人超过10万人次。

抗震救灾是组成达利社会责任与公益版图的最后一块拼图。从汶川、玉树、雅安等多地的地震,到西南旱灾,再到湖南、河南的洪水泛滥,每一次重大灾情发生之际,达利总会在第一时间组织抗震救灾队伍,为灾区送去所需物资。

能够长期持续站在公益一线,得益于达利规划化、体系化的体制机制,公司内部有专门人员管理基金会,每年的公益预算都会提前列支,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响应。

达利食品长期的善举也得到了社会充分肯定,先后两次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慈善最高奖项。

历经三十余年,达利食品从一家小作坊成长为如今民族食品饮料品牌的头部力量,既有对内向产品、渠道、营销要增长,又有向外输出正外部性塑造积极可靠的民族品牌形象。

站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关口,达利食品依旧在对的方向做着对的事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创新湾(ID:EnnoBay)立场。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创新湾聚焦新科技、新产业领域,致力于记录中国科创力量,让更多人洞见未来。(报道、转载、进群,联系微信:EnnoBay2020)

旗下七大国民品牌,这家隐形巨头做对了什么-创新湾

旗下七大国民品牌,这家隐形巨头做对了什么-创新湾

扫码进群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HTML5 canvas 标签。 下载图片